欢迎访问兰州市政协官网!
当前位置:
首页
>>政协新闻>>政协要闻
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营销

市政协调研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

2021-10-13 16:16:26 点击: 字体:[ ]

乡村旅游,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,兼具自然与人文并蓄的特色。同时在助力脱贫攻坚、推动乡村振兴,稳定农民就业等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。今年,市政协文化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组成调研组,赴榆中县、永登县、皋兰县的部分乡村,针对后疫情时代进一步推动我市乡村旅游业发展开展调研。

近年来,我市按照“统筹资源、打造亮点、丰富业态、融合发展”的工作思路和“1368”乡村产业发展计划“一带一集群”的要求,乡村旅游重点项目进展顺利,以青城古镇、河口古镇、大兰山、石佛沟、仁寿山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景区不断完善,兰州水墨丹霞、老家浪街、栖云田园小镇及精品民宿项目、树屏小镇项目、龙王池项目等重点项目建成并已投入运营,陇香源民俗文化村、青土坡民俗农耕体验园项目、田园牧歌休闲农业有机果蔬采摘观光基地、“开心农场”生态文化度假村项目、什川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项目稳步推进,逐步形成了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、青城古镇观光垂钓、永登庄浪河川玫瑰主题、皋兰大沙沟农庄物流、什川古梨园节庆、西固河口黄河文化、红古湟水河川采摘体验、七里河石佛沟百合创意、城关大兰山休闲度假、兰州新区现代生态农业十大休闲农业产业带,建设了一批生态良好、设施完备、特色鲜明、功能多样的观光园区、休闲农庄、乡村民宿、康养基地,打造了一批有知名度、有影响力的“打卡地”,培育了一批资源独特、环境优良、业态丰富的美丽休闲乡村、乡村旅游重点村。据统计,截至2020年底,全市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个数达到2057个,其中农家乐1983家,休闲园、农庄74家。创建市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36个,其中省级7个、市级29个,示范园区12个、示范农庄24个。全市休闲农业从业人数达到8300人,年接待游客850万人次,年营业收入20.64亿元,年利润6.96亿元,年带动农户4600户以上。

在调研中,调研组也梳理了一些存在的问题,主要表现在:特色不突出,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;基础设施滞后,欠账较多;专业人才数量不足,从业人员素质不高;农业+深度融合不够,创新能力乏力;产业规模小,效益欠佳;营销力度不够,主动宣传不足等。

政协委员建议,一要做好顶层设计,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。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乡村旅游重点项目,引导我市乡村旅游多元化、差异化、个性化发展,形成各具特色、功能突出、错位发展、优势互补、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兰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格局。二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推进乡村旅游智慧建设。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交通网络,加快乡村生态环境再造,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。依托“一部手机游甘肃”计划,实现智能导游、电子讲解、在线预订、信息推送等服务功能,不断提升兰州乡村旅游服务水平。三要创新发展模式,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。加大对乡村旅游农产品及传统手工艺品、纪念品、风味食品等品牌化策划力度,加快文物、非遗“活化”利用,促进兰州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另外,鼓励兰州各农家乐、旅游景区景点等经营主体联合融媒体平台,利用VR技术、投影技术等,推出线上旅游、数字文物、电商、云美食等数字产品。四是推动“乡村+旅游+”深度融合发展,不断拓宽产业链。延伸与拓展产业链,重点发展创意农业、功能农业、休闲农业等,催生乡村旅游新产品、新场景、新业态。依托果园、花海、梯田、茶园、垂钓园、养殖池塘、水库等田园风光,积极发展景观农业、农事体验、观光采摘、特色动植物观赏、休闲垂钓等业态,不断满足游客观赏、体验、采购的需求。五是实施人才发展工程,加快从业人员队伍建设。积极引进各类急需的文化旅游管理人才、营销策划人才和懂旅游、懂农村、善管理和运营的乡村旅游复合型人才,鼓励引导大学生、返乡农民工、艺术人才、专业技术人员、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“创客”投身乡村旅游发展。六要完善扶持政策,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,从资金、人才、土地、税收、信贷等方面给予兰州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大力支持,建立稳步增长的投入机制、有保障的土地供应机制、规范的行业监管机制,建立财政引导、金融支持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体系。七要加大宣传推介,不断扩大营销实效。加强与主流媒体广泛合作,并建立与新闻媒体双向互动的信息平台,及时发布各类信息。通过举办各类赛事、节会活动,扩大兰州乡村旅游的影响力。综合运用国内外知名网络、电商平台、旅游智慧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,构建线上线下、国内国外、淡季旺季、多角度、立体式兰州乡村旅游宣传营销体系,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 谯喜龙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