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统计,截至2021年底,西安全市技能人才已达到172.6万人,占全市就业总人数的25%;高技能人才数为51.8万人,占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的30%。尽管职业教育发展呈现上升趋势,但仍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、规划统筹不到位和供给投入不足等问题,亟待解决。
“西安面临构建新发展格局,对各类高技能人才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。”九三学社西安市委会建议,提高专业设置与陕西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度,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,促进职业院校发挥自身优势,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全方位对接,实现职业学校与国家、区域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,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。
“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先天优势。但是一个时期以来,出现重学历教育、轻职业教育现象,对职业教育产生一定冲击。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认知度不高、满意度不高。更多家长愿意让孩子通过参加高考,接受高等学历教育。”针对这一现象,市政协委员、未央区楼阁台小学校长陈曦呼吁,鼓励培养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,对于培养出职业带头人的企业进行物质奖励。对涌现出来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进行表彰和奖励,在住房,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和优待,营造全社会尊重技能型、应用型人才的氛围。
与会委员和专家学者还建议,多措并举、提质培优,强化政府统筹管理,加强财政经费投入,提升办学条件,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,加大对职业学校的宣传力度,把改革任务落实落细。同时,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,为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