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兰州市政协官网!
当前位置:
首页
>>政协工作>>社情民意

农工党兰州市委员会: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

2020-07-20 17:44:00 点击: 字体:[ ]

 

近年来,我省红色旅游取得长足进展,但还有诸多不足,主要表现在:一是基础建设存在差距,管理和服务机制滞后。甘肃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年代较久,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,配套设施建设滞后,红色景区之间的通达性不够,红色旅游景区串联效应不明显。同时,管理模式较为单一,主要依靠政府管理,存在重保护、轻服务等倾向,交通、餐饮、住宿、游客服务等设施的规划建设明显滞后,旅游接待能力不足,一些红色旅游景区不能很好发挥作用。二是对外宣传不足,品牌影响力有限。红色旅游品牌已经成为各地影响力的一个突破点,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报告显示,北京、上海、延安、遵义、西安、武汉、赤水、中山、南京、唐山等十个城市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最大,体现在综合舆论传播、搜索指数、游客评价等方面,甘肃排名没有进入前十,说明甘肃红色景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不足。三是布局分散,旅游合力不足。甘肃地域广大,红色旅游景区布局分散,从最东边的庆阳南梁到最西头的玉门油田,再到东南的两当、西南的腊子口,跨度上千公里,不易形成集中的精品旅游线路,景区之间很难形成合力。四是缺乏专业人才,旅游文化内涵开发不足。由于我省红色旅游业发展比较慢,相关的人才培养跟不上红色旅游业发展进度,红色旅游学术研究和文化内涵开发不足,对相关历史研究、挖掘不充分,对导游和讲解人员培训不够,讲解水平不高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参观游览的效果。为进一步推进我省红色旅游发展,建议:

一、加强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产品开发力度。我省可以联合周边省份,举办红色旅游博览会,把主会场设在甘肃会宁县,充分利用会宁红色文化的影响力,以联动方式推进甘肃和更大区域的红色旅游。借助红色旅游博览会、节庆时期和纪念性文化活动等推广红色旅游,组织体验游、参与性活动等,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。例如,红色旅游景点在产品开发上,要用文化、艺术的手段,打造出一套可供游客参与的项目,营造出红色旅游的氛围,实现游客由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向深层次的研学式旅游转变,使游客自觉参与和接受红色教育洗礼,打造出互动体验、情境感悟等旅游产品,增强红色旅游的市场竞争力。以现有的省道和国道为基础,规划建设旅游专线公路或铁路,解决交通瓶颈,缩短景区间的旅行距离,保证旅游者“进得来、散得开、出得去”。同时应重新规划和改造红色景区内外的基础性设施,如停车设施、餐饮住宿条件、旅游服务设施等。

二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。一是拓宽融资渠道。以政府为主导,吸引和鼓励企业以独资、参股、合作、联营等方式参与我省红色旅游建设与经营,引导社会力量、民间资本参与配套服务以及产业基地建设。二是做大红色旅游景区。鼓励各地方政府、汇聚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,共同建设发展红色旅游,共享红色旅游红利。例如会宁县,由政府主导进行规划,以会师楼、纪念塔、博物馆为红色旅游轴心,以周边农村为红色旅游根据地,以会宁县城为红色文化主阵地,全面推广革命文化,激发红色旅游内生动力,吸引社会资本,激活旅游市场,展现革命老区新时期的精神风貌,打造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典范。三是强化政策资金扶持。鼓励金融部门向发展潜力大、发展前景好的红色旅游重点项目提供贷款支持,同时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扶持基金,争取扶持甘肃红色文化传承、保护的公益基金。

三、政府社会多方联动,统筹推进红色旅游协调发展。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红色旅游发展,形成政府主导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的良性发展格局。建立甘肃省红色旅游协调机制,统筹协调好发改委、宣传、文化、规划、财政、旅游、建设、交通、民政、教育等职能部门,明确在红色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的职责、职能和权限,明确政府部门与企业在红色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过程中的作用、地位以及利益分配,形成各方、各部门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,合力推动宣传推广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红色旅游区规划与城乡规划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、市场监管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、纪念设施的建设管理保护、红色文化挖掘等方面工作,加强分工协作,减少重复性建设,提高红色旅游景区管理、服务水平。鼓励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大专院校、部队等与红色旅游地区结对帮扶,开展共筑共建活动。

四、建立红色资源保护体系,加强红色旅游的保护开发。出台红色资源保护总体规划,明确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定级,对红色资源的维护、修缮、拆迁,要遵循文物保护原则,严格审批程序。在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时要遵循“积极保护,合理开发”的原则,加强景区景点打造和周边环境治理,防止占用、毁坏红色旅游资源的行为,保护好甘肃红色旅游资源的唯一性、历史性、独特性,还原历史旧貌,做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相协调,避免“先开发,后保护”等急功近利的做法,实现红色旅游景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。

五、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,提高红色旅游文化的吸引力。一是制定培育高素质红色旅游人才队伍的长远规划,为传承红色文化储备人才。相关高校要在专业设置、教材选择、培养对象、就业方向上做好相应准备,把红色旅游解说、红色旅游导游技巧等实用性课程加入到旅游专业整体课程体系中。建议成立甘肃红色文化研究会,以省委党校、甘肃省社会主义学院牵头,依托西北师大、兰州大学等高校教育资源,建立高水平学术顾问队伍,培养研究红色旅游的学术型人才。二是培养红色旅游专业队伍。建立高端的党性教育项目研发队伍、专业化的教学队伍、高效的管理服务队伍、高素质宣讲队伍,同时积极申请国家和省级红色旅游研究课题,成立相关的红色旅游研究机构,可以借鉴延安干部学院管理经验,争取在甘肃成立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。三是大力推进红色旅游。制定全省红色教育方案,号召全省各党团组织、企事业单位、大中小学在红色景点开展红色教育活动,强化党性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,将甘肃特有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;以省政府名义向国内各地发放“甘肃红色旅游邀请帖”,给所有来甘肃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定制红色旅游纪念徽章,增强游客参加甘肃红色旅游的荣誉感。(韩少康)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