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兰州市政协官网!
当前位置:
首页
>>委员之家>>委员风采

梅花香自苦寒来 ——记兰州市政协委员、首批“首席专家”张小琴

2019-12-12 14:25:52 点击: 字体:[ ]



兰州市政协委员、首批“首席专家” 张小琴

 

英姿飒爽、神采飞扬是张小琴在舞台上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。作为我国戏剧界最高奖项“梅花奖”的得主,张小琴的秦腔表演艺术,不仅征服了甘肃的观众,也让全国的戏迷折服。2019年4月,张小琴被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兰州市首批“首席专家”。

出身戏曲世家与秦腔结下不解之缘

张小琴与秦腔结缘,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。她的父母都是优秀的戏曲演员。父亲是我省优秀的男旦,而母亲在陇东地区也是有名的大青衣。在上小学的时候,张小琴去找爸爸妈妈,总是会在窗外看着大人们在台上排练,优美的身段,动听的唱腔在她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。

“我什么时候也能和他们一样在这台上表演。”从那个时候,年幼的张小琴就深深地爱上秦腔这门艺术,开始自己有意识地学习一唱段。13岁的时候,张小琴正式向父母提出要学戏。就这样,张小琴走上了让她魂牵梦绕30余年的秦腔艺术之路。

 “也许我真的适合唱秦腔,一个唱段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下来。”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下,张小琴的秦腔水平进步很快。1983年,张小琴考入了甘肃省艺校秦剧专业,开始了5年的专业学习。

 “学戏确实是一件很苦的事情,没有恒心和坚韧的性格是很难坚持下来的。我记得我们那时候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开始练功。我特别能吃苦,除了老师安排的任务还经常给自己加课,只有周六才看一次电视。”回想起在学校的时光,张小琴感慨地说。

五年的学校生涯很快就过去了,1988年张小琴毕业后,去了天水市秦剧团工作,一干就是六年。正式成为了戏曲演员,张小琴第一个月的工资是54块钱。拿到这笔钱之后,她为父亲买了一件衬衣,为母亲买了一双鞋。

 “现在回想起来,我觉得在天水的6年对我是一个很好的历练,因为天水的秦腔氛围很好,可以说给我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,现在的不少舞台经验都是在天水的时候积累的。”在天水,张小琴有了更多的拍戏机会,积累了更多的表演经验,也对工作充满了更大的热情。

1992年兰州举办全省视野杯秦腔大赛,张小琴凭借着《刺蚌》中扮演廉锦风的精彩表演获得了二等奖,并为兰州的戏迷所熟识。数年后,她调到了兰州市秦剧团工作。

 时光如水般流逝。转眼间,张小琴已从事秦腔表演艺术三十年。曾荣获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,第一届、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,第六届、第七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特别表演奖,甘肃省“领军人才”称号,第八届敦煌文艺奖,甘肃省戏曲“八骏”称号,兰州市金城文艺一等奖,兰州市“三八”红旗手,兰州市“金城文化名家”等诸多荣誉。

醉心秦腔艺术用心演绎折服全国戏迷

对于一位戏曲演员来说,最苦的就是练功,不少人都因为练功受过伤。张小琴的肩膀就因为练功落下了老伤。“还在学校时,一次我在桌子上练习下腰,不小心掉了下来,肩膀着地,当时就疼得受不了,也就是因为这次受伤,肩膀变成了习惯性地脱臼。但这样的伤,对我们戏曲演员真的都不算什么。”

1994年,为向在兰州举办的中国第四届艺术节献礼,兰州市秦剧团创排了新编历史剧《唐太宗嫁女》,由张小琴担任长孙皇后这个重要的角色。张小琴扮演的长孙皇后仪态端庄,举止娴雅,唱腔亮丽,做表严谨,受到领导的首肯和观众的欢迎。

回想起排演《唐太宗嫁女》时的情景,张小琴感慨良多:“长孙皇后的戏装雍容华贵,但是这也给我们演员带来了不小的挑战,为了戴大凤冠头饰,我揪掉了一撮又一撮头发。也许观众看到的是我们演员在台上的光鲜靓丽,但是为了能得到最好的演出效果,我们付出了很多,必须全身心地把生命献出来,才能获得艺术的青睐。”

 “梅花奖”取意于“梅花香自苦寒来”。这是当前我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,因而刻苦磨砺争获此殊荣,便成为广大戏曲演员的奋斗目标。2007年,张小琴荣获了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。这是兰州秦腔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,也是对张小琴秦腔艺术的一种肯定。

 “‘梅花奖’是每一个戏剧演员的梦想,但是梦想实现之后不能故步自封,而是应该把获奖作为一个新的起点。其实获奖之后我压力比以前更大了,因为我需要有更好的作品,塑造更好的能被人们所牢记的角色,所以这些年我也在更加努力的工作着。”如今,张小琴荣获“梅花奖”已经11年,她依然在秦腔艺术的道路上辛勤跋涉。

数十年艺术生涯,让张小琴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,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,代表剧目有《唐太宗嫁女》中饰演长孙皇后、《窦娥冤》中饰演窦娥、《金鳞记》中饰演假牡丹、《双罗衫》中饰演苏妻、《铡美案》中饰演秦香莲等。其中部分剧目曾随中国戏剧家协会赴香港慰问演出,所主演的多部剧目曾录制光碟出版。

多年来,张小琴在省市剧协、新春戏曲晚会、文博会、中国西部秦腔名家汇演、甘肃戏曲八骏巡演等活动中表现突出,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。同时,无论是每年度的下农村、厂矿商演,还是“黄河风情周”“文化三下乡”“春节庙会”“千台大戏送农村(社区)”“戏曲进校园”等工作都奋勇争先,演出足迹遍布兰州本市及省内周边地州县市等地,累积演出场次达数百场,把自己的精彩演出带给每一位观众。

“直到现在,我每次演出之后听到观众的掌声,心里都会很激动、很兴奋、很幸福,这种幸福是用金钱买不来的,也不是任何奖项能带来的。”从艺数十年,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,张小琴却从来没有后悔过,只因她深深爱着秦腔艺术。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